<pre id="nvhh9"></pre>

<p id="nvhh9"></p>
<p id="nvhh9"></p>
<address id="nvhh9"></address>
<pre id="nvhh9"></pre>
<pre id="nvhh9"></pre>

<p id="nvhh9"><output id="nvhh9"><menuitem id="nvhh9"></menuitem></output></p>

<p id="nvhh9"></p>

<pre id="nvhh9"></pre>

<p id="nvhh9"><output id="nvhh9"><menuitem id="nvhh9"></menuitem></output></p>

<p id="nvhh9"><output id="nvhh9"><menuitem id="nvhh9"></menuitem></output></p>

<p id="nvhh9"></p>

<pre id="nvhh9"><p id="nvhh9"><output id="nvhh9"></output></p></pre>

<p id="nvhh9"></p>

<p id="nvhh9"><output id="nvhh9"></output></p>

 
QQ:1992665796 http://t.qq.com/nantongshiyunjia
學車大課堂
交通法規
交通信號
場地駕駛
道路駕駛
式樣駕駛
學車視頻
       
檔案號 密 碼
驗證碼
道路交通標線
發布日期:2012-12-31

ICS 03.220.20
R 8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5768.3—2009
部分代替GB 5768—1999
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
Road traffic signs and markings
Part 3 Road traffic markings
2009-05-25 發布 2009-07-01 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
GB
GB5768.3—2009
1
目 次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 I
1 范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一般規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指示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 1 指示標線的分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 2 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 3 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 4 潮汐車道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4. 5 車行道邊緣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4. 6 左彎待轉區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4. 7 路口導向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4. 8 導向車道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4. 9 人行橫道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4. 10 車距確認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4. 11 道路出入口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4. 12 停車位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4. 13 ?空緲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4. 14 減速丘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4.15 導向箭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4.16 路面文字標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4.17 路面圖形標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5 禁止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5. 1 禁止標線的分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5. 2 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5. 3 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
5. 4 禁止停車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5. 5 停止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
5. 6 讓行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5. 7 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5. 8 導流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5. 9 中心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
5. 1 0 網狀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5. 11 車種專用車道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5.12 禁止掉頭(轉彎)標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
6 警告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6. 1 警告標線的分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6.2 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I
GB5768.3—2009
2
6. 3 接近障礙物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6. 4 近鐵路平交道口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
6. 5 減速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6. 6 立面標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6. 7 實體標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7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3
7. 1 突起路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7. 2 輪廓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附錄A(資料性附錄)建議視距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附錄B(資料性附錄)交叉路口標線設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B. 1 一般原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7
B. 2 交叉路口標線分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B.3 交叉路口出入部分的路面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B. 4 交叉路口內的路面標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交通標線中文名稱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6
文本中有部分紅色顯示的文字,是表示與以往設置習慣不同地方,提醒大家注意。
文中打*標記的圖片與標準有差異,請查閱標準。
II
GB5768.3—2009
3
前 言
GB5768的本部分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GB5768《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分為八個部分:
――第1 部分 總則
――第2 部分 道路交通標志
――第3 部分 道路交通標線
――第4 部分 作業區
――第5 部分 速度管理
――第6 部分 鐵路平交口
――第7 部分 自行車和行人控制
――第8 部分 學校區域
本部分為GB5768 的第3 部分。
本部分代替GB 5768-199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的一般規定、相應部分及1999年的1號修改單、
2005年的2號修改單。本部分與GB 5768-1999 對應部分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標線一般規定中突出標線作為信號傳遞手段的目的,突出標線的服務功能(見3.1);
――增加橙色虛、實線類型;增加藍色虛、實線類型(見3.6);
――更改了部分標線的名稱,使其含義更明確(見4.2、4.3、4.7、5.2、5.3);
――增加潮汐車道線、導向車道線、可變導向車道線、減速丘標線、路面圖形標記、多乘員專用車
道線、公交專用車道線、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實體標記等標線形式(見4.4、
4.8、4.14、4.17、5.11、6.5、6.7)。
――調整部分標線設置參數及形式,如增加行車道邊緣線的種類和應用規定、取消左轉彎待轉區路
面文字,代之以左轉彎箭頭、取消原人行道簡化設置方案,調整人行橫道道路預告標識尺寸、原高
速公路車距確認線改為車距確認線,取消原標線形式,設計了新的車距確認線形式。增加藍色和黃
色停車位標線形式,明確不同顏色停車位標線的含義,增加特定應用對象和范圍的停車位標線形式、
原巷灣式?空緲司名稱改為?空緲司,增加專用?空竞吐愤吺酵?空緲司設置規定,取消原
合流箭頭形式,設計了新的合流導向箭頭圖案,增加了城市道路專用的4.5m導向箭頭體系,增加路
面文字標記尺寸的詳細規定,刪除原超車道路文字標記、調整停止線與人行橫道線間的距離規定、
增加圓形中心最小直徑限制和菱形中心圈對角線最小長度限制、增加簡化網狀線最大尺寸限制、設
計了新的禁止掉頭(轉彎)標線形式、增加接近障礙物標線設置參數規定等(見4.5、4.6、6.4、9、
4.10、4.12、4.13、4.15、4.16、5.5、5.95.10、5.12、6.3)
――增加標線設置示例。
――增加附錄B(資料性附錄)“交叉路口標線設置”。
本部分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自實施之日起,凡新設(改設)的交通標線應按新的規定實施,已按GB 5768-1999 設置的
交通標線應在其使用期限內逐步更換。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交通工程設施(公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23)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德藻、何勇、唐琤琤、王超、姜明、韓文元、高海龍、張帆、黃凱、劉洪啟。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 5768-1986、GB 5768-1999。
III
GB5768.3—2009
4
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
1 范圍
GB 5768的本部分規定了道路交通標線的分類、顏色、形狀、字符、圖形、尺寸等一般要求,以
及設計、設置的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公路、城鎮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
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等的交通標線的制作和設置。其他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停車場等
設置的交通標線可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576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
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
部分。
GB 5768.1-2009 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1部分:總則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志
GB/T 16311 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
GB 6389 工業企業鐵路道口安全標準
JT/T 388 輪廓標技術條件
JT/T 390 突起路標
3 一般規定
3.1 道路交通標線是由施劃或安裝于道路上的各種線條、箭頭、文字、圖案及立面標記、實體標記、
突起路標和輪廓標等所構成的交通設施,它的作用是向道路使用者傳遞有關道路交通的規則、警告、
指引等信息,可以與標志配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
3.2 各等級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應按本部分規定設置反光交通標線。其他道路可根據需要按
本部分設置標線。
3.3 道路交通標線按功能可分為以下三類:
a)指示標線:指示車行道、行車方向、路面邊緣、人行道、停車位、?空炯皽p速丘等的線;
b)禁止標線: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規定的標線;
c)警告標線:促使道路使用者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況,提高警覺準備防范應變措施的標線。
3.4 道路交通標線按設置方式可分為以下三類:
a)縱向標線:沿道路行車方向設置的標線;
b)橫向標線:與道路行車方向交叉設置的標線;
c)其他標線:字符標記或其他形式標線。
3.5 道路交通標線按形態可分為以下四類:
a)線條:施劃于路面、緣石或立面上的實線或虛線;
b)字符:施劃于路面上的文字、數字及各種圖形、符號;
c)突起路標:安裝于路面上用于標示車道分界、邊緣、分合流、彎道、危險路段、路寬變化、
路面障礙物位置等的反光或不反光體;
d)輪廓標:安裝于道路兩側,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車行道邊界輪廓的反光柱(或片)。
3.6 道路交通標線的顏色為白色、黃色、藍色或橙色,路面圖形標記中可出現紅色或黑色的圖案或
文字。
道路交通標線的形式、顏色及含義如表1 所示:
GB5768.3—2009
5
表1 道路交通標線的形式、顏色及含義
編號 名稱 圖例 含義
1 白色虛線
劃于路段中時,用以分隔同向行駛的交
通流;劃于路口時,用以引導車輛行進。
2 白色實線
劃于路段中時,用以分隔同向行駛的機
動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或指示車行
道的邊緣;劃于路口時,用作導向車道
線或停止線,或用以引導車輛行駛軌跡;
劃為停車位標線時,指示收費停車位。
3 黃色虛線
劃于路段中時,用以分隔對向行駛的交
通流或作為公交車專用車道線;劃于交
叉口時,用以告示非機動車禁止駛入的
范圍或用于連接相鄰道路中心線的路口
導向線;劃于路側或緣石上時,表示禁
止路邊長時停放車輛。
4 黃色實線
劃于路段中時,用以分隔對向行駛的交
通流或作為公交車、校車專用?空緲
線;劃于路側或緣石上時,表示禁止路
邊停放車輛;劃為網格線時,標示禁止
停車的區域;劃為停車位標線時,表示
專屬停車位。
5 雙白虛線
劃于路口,作為減速讓行線。
6 雙白實線
劃于路口,作為停車讓行線。
7 白色虛實線
用于指示車輛可臨時跨線行駛的車行道
邊緣,虛線側允許車輛臨時跨越,實線
側禁止車輛跨越。
8 雙黃實線
劃于路段中,用以分隔對向行駛的交通

9 雙黃虛線
劃于城市道路路段中,用于指示潮汐車

10 黃色虛實線
劃于路段中時,用以分隔對向行駛的交
通流。實線側禁止車輛越線,虛線側準
許車輛臨時越線。
11
橙色虛、實

用于作業區標線
12
藍色虛、實

作為非機動車專用道標線;劃為停車位
標線時,指示免費停車位
13 本部分規定的其他路面線條、圖形、圖案、文字、符號、凸起路標、輪廓標等
GB5768.3—2009
6
3.7 道路交通標線顏色的色度性能應符合GB/T 16311 的規定,實際應用中,如需使用表1 內容以外
的道路交通標線,應遵循GB5768.1-2009附錄A的要求。
3.8 設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標線應用抗滑材料,標線表面的抗滑性能一般應不低于所在路段路面的
抗滑性能。連續設置的實線類型標線,應每隔15m左右設置排水縫,其他標線有可能阻水時,應沿排
水方向設置排水縫,排水縫寬度一般為3cm~5cm。
4 指示標線
4.1 指示標線的分類
4.1.1 縱向標線包括:
a)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b)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c)潮汐車道線;
d)車行道邊緣線;
e)左彎待轉區線;
f)路口導向線;
g)導向車道線。
4.1.2 橫向標線包括:
a)人行橫道線;
b)車距確認線。
4.1.3 其他標線包括:
a)道路出入口標線;
b)停車位標線;
c)?空緲司;
d)減速丘標線;
e)導向箭頭;
f)路面文字標記;
g)路面圖形標記。
4.2 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4.2.1 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也可稱為可跨越道路中心線)為黃色虛線,用于分隔對向行駛的交
通流。一般設在道路中線上,但不限于一定設在道路的幾何中心線上。車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
可以越線超車或轉彎。
4.2.2 凡路面寬度可劃兩條及以上機動車道的雙向行駛的道路,在允許車輛越線超車或轉彎時,應劃
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4.2.3 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為單黃虛線,線段及間隔長分別為4m和6m,一般線寬為15cm,交通
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專屬專用道路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10cm?煽缭綄ο蜍囆械婪纸
線劃法如圖1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7
單位為厘米
圖1 線1 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4.3 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4.3.1 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為白色虛線,用來分隔同向行駛的交通流,設在同向行駛的車行道分
界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允許車輛短時越線行駛。
4.3.2 同一行駛方向有兩條或兩條以上車行道,并允許車輛變換車道或短時跨越車行道分界線行駛
時,應劃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4.3.3 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一般線寬為10cm或15cm,交通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專屬專用道路
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8cm。設計速度不小于60km/h的道路,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的
線段及間隔長度分別為600cm和900cm,如圖2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設計速度小
于60km/h的道路,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線段及間隔長度分別為200cm和400cm,如圖3所示(圖中
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8
單位為厘米
圖2 線2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一
單位為厘米
圖3 線3 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二
GB5768.3—2009
9
4.4 潮汐車道線
4.4.1 車輛行駛方向可隨交通管理需要進行變化的車道稱為潮汐車道,以兩條黃色虛線并列組成的雙
黃虛線作為其指示標線,指示潮汐車道的位置。
4.4.2 黃色虛線的寬度為15cm;線段與間隔比例應與同一路段的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一致。兩
條線之間的間距一般在10cm至15cm之間。在確保車行道寬度條件下,兩條線之間的間距可適當調整。
潮汐車道線劃法如圖4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4.4.3 應使用相應的可變標志、車道行車方向信號控制設施來配合實現車道行車方向隨時間變化的功
能,可配合使用相應的物理隔離設施。
單位為厘米
圖4 線4 潮汐車道線
4.5 車行道邊緣線
4.5.1 車行道邊緣線用以指示機動車道的邊緣或用以劃分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分界。用以劃分機
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分界時,也可稱作機非分界線。
4.5.2 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用于指示禁止車輛跨越的車行道邊緣或機非分界。雙向四車道及以上道路
除出入口、交叉口及允許路邊停車的特殊路段外的所有車行道邊緣上應設置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
雙向三車道及以下道路可不設置,但下列情況下應在車行道邊緣施劃邊緣白色實線:
a)道路遇窄橋及其上下游路段;
b)采用道路設計極限指標的曲線段及其上下游路段;
c)交通流發生合流和分流的路段;
d)路面寬度發生變化的路段;
e)路側障礙物距車行道較近的路段;
f)經常出現大霧等影響安全行車天氣的路段;
g)非機動車或行人較多的機非混行的路段。
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一般線寬為15cm 或20cm,交通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專屬專用道路等特
GB5768.3—2009
10
殊應用情況下,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的線寬可采用10cm,如圖5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
向)。
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可采用振動標線的形式。
單位為厘米
圖5 線5 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
4.5.3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用以指示車輛可臨時跨線行駛的車行道邊緣?缭竭吘壧摼行駛的車輛應
避讓其他正常行駛的車輛、非機動車和行人。
在出入口、交叉口及允許路邊停車路段等允許機動車跨越邊緣線的地方,可設置車行道邊緣白
色虛線。城市道路相鄰出入口間距小于等于100m時,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連續設置。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的一般線寬為15cm 或20cm,交通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專屬專用道路等
特殊應用情況下,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的線寬可采用10cm;虛線線段及間隔長分別為2m和4m,如
圖6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11
單位為厘米
圖6 線6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
4.5.4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實線的虛線側允許車輛臨時跨線行駛,實線側不允許車輛跨線行駛,用以規
范車輛行駛軌跡。在必要的地點,如公交車站附近、允許路邊停車路段,可設置車行道邊緣白色虛
實線?缇行駛的車輛,應避讓其他正常行駛的車輛、非機動車和行人。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實線的一般線條寬度為15cm 或20cm,交通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專屬專用
道路等特殊應用情況下,車行道邊緣白色虛實線的線寬可采用10cm,虛實線間距為15cm~20cm,虛
線線段及間隔長分別為2m和4m,如圖7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12
單位為厘米
圖7 線7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實線
4.5.5 機動車單向行駛且非機動車雙向行駛的路段,在機動車道與對向非機動車道之間應施劃黃色單
實線作為車行道邊緣線。單向行駛的道路左邊緣應施劃黃色單實線為車行道邊緣線。黃色單實線一
般線寬為15cm或20cm,交通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專屬專用道路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
10cm,如圖8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黃色實線車行道邊緣線可采用振動標線的形式。
GB5768.3—2009
13
單位為厘米
圖8 線8 黃色單實線車行道邊緣線
4.5.6 道路中央有永久性實物隔離設施分隔對向交通流時,靠近隔離設施的車行道內側邊緣線應為白
色實線;城市道路上采用活動護欄等可移動隔離設施分隔對向交通流時,靠近隔離設施的車行道內
側邊緣線可為黃色實線。
4.6 左彎待轉區線
4.6.1 左彎待轉區線為白色虛線,用來指示左轉彎車輛在直行時段進入待轉區等待左轉的位置。
4.6.2 左彎待轉區線應在設有左轉彎專用信號且辟有左轉彎專用車道時使用,設于左轉彎專用車道前
端,伸入交叉路口內,但不得妨礙對向直行車輛的正常行駛。
4.6.3 左彎待轉區線為兩條平行并略帶弧形的白虛線,線寬15cm,線段及間隔長均為50cm,其前端應
劃停止線。在待轉區內須施劃白色左轉彎導向箭頭,導向箭頭長3m,一般施劃于左彎待轉區的起始
位置和停止線前各施劃一組,左彎待轉區較長時,中間可以重復設置導向箭頭,左彎待轉區較短時
可僅設置一個導向箭頭,如圖9 所示。
GB5768.3—2009
14
單位為厘米
圖9 線9 左彎待轉區線
4.6.4 在有條件的地點,左彎待轉區可以設置成少變多條的形式,如圖10所示。
GB5768.3—2009
15
圖10 左彎待轉區少變多設置示例
4.7 路口導向線
4.7.1 在平面交叉口面積較大、形狀不規則或交通組織復雜,車輛尋找出口車道困難時,應設置路口
導向線,輔助車輛行駛和轉向。
4.7.2 路口導向線為虛線,實線段2m,間隔2m,線寬15cm。
4.7.3 連接同向車行道分界線或機非分界線的路口導向線為白色圓曲(或直)虛線;連接對向車行道
分界線的路口導向線為黃色圓曲(或直)虛線。如圖11 所示。
GB5768.3—2009
16
a)
b)
圖11 線10路口導向線
4.8 導向車道線
4.8.1設置于路口駛入段的車行道分界線稱作導向車道線,用于指示行車按導向方向行駛的導向車道
的位置。
4.8.2 導向方向固定的導向車道線為白色實線,一般線寬為10cm或15cm,交通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
GB5768.3—2009
17
專屬專用道路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8cm。
4.8.3 導向車道線施劃長度應根據路口聽幾何線形及交通管理需要確定,一般不小于30m。
4.8.4 可變導向車道線用于指示導向方向隨需要可變的導向車道位置。
4.8.5 可變導向車道線設置長度應不小于其他導向線的設置長度,施劃了可變導向車道標線的導向
車道內不應設置導向箭頭?勺儗蜍嚨谰應與可變的車道行駛方向標志配合使用。進入可變導向
車道的車輛應按車道行駛方向標志顯示的指向行駛?勺儗蜍嚨谰尺寸如圖12 所示。導向車道線
設置示例如圖13 所示。
單位為厘米
圖12 線12可變導向車道標線
圖13 導向車道標線設置示例 **
4.9 人行橫道線
4.9.1 人行橫道線為白色平行粗實線(斑馬線),既標示一定條件下準許行人橫穿道路的路徑,又警
GB5768.3—2009
18
示機動車駕駛者注意行人及非機動車過街。
4.9.2 道路交叉口和行人橫過道路較為集中的路段中無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過街設施時,應施劃人
行橫道線;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門前的道路沒有行人過街設施的,應施劃人行橫道線,設
置指示標志。
4.9.3 人行橫道線一般與道路中心線垂直,特殊情況下,其與中心線夾角不宜小于60°(或大于120
°),其條紋應與道路中心線平行;人行橫道的最小寬度為3m,并可根據行人數量以1m 為一級加
寬。人行橫道線的線寬為40cm或45cm,線間隔一般為60cm,可根據車道寬度進行調整,但最大不應
超過80cm。如圖14 所示。人行橫道線的設置間距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但路段上設置的人行橫道線
之間的距離一般應大于150m。
單位為厘米
a)與道路中心線垂直的人行橫道線
GB5768.3—2009
19
單位為厘米
b)與道路中心線斜交的人行橫道線
圖14 線13人行橫道線
4.9.4 在無信號燈控制的路段中設置人行橫道線時,應在到達人行橫道線前的路面上設置停止線和人
行橫道線預告標識,并配合設置人行橫道指示標志,視需要也可增設人行橫道警告標志,如圖15 所
示;人行橫道預告標識為白色菱形圖案,尺寸如圖16 所示。
GB5768.3—2009
20
單位為米
圖15 路段人行橫道設置示例
單位為厘米
圖16 線14人行橫道預告標識線
4.9.5 一般應在綜合考慮行人流量、行人年齡階段、道路寬度、車流量、車輛速度、視距等多種因素
后確定人行橫道的設置寬度和形式。
路面寬度大于30m 的道路上,應在中央分隔帶或對向車行道分界線處的人行橫道上設置安全
島。安全島長度宜大于或等于人行橫道寬度,寬度與中央分隔帶相同或依據實際情況確定,如圖17 所
示。在安全島面積不能滿足等候信號放行的行人停留需要、橋墩或其他構筑物遮擋駕駛人視線等情
況下,人行橫道線可錯位設置,如圖18所示。
GB5768.3—2009
21
圖17 安全島設置示例
a)
圖18 人行橫道線錯位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22
b)
圖18 人行橫道線錯位設置示例
行人過街交通量特別大的路口,可并列設置兩道人行橫道線,使斑馬線虛實段相互交錯,并輔
以方向箭頭指示行人靠左右分道過街,方向箭頭一般長度為100cm,如圖19 所示。
GB5768.3—2009
23
單位為厘米
圖19 線15行人左右分道的人行橫道線
4.10 車距確認標線
4.10.1 車距確認標線作為車輛駕駛人保持行車安全距離的參考,視需要設于較長直線段、易發生追
尾事故或其他需要的路段,應與車距確認標志配合使用。
4.10.2 車距確認標線有兩種類型:
a)白色折線:標線總寬300cm,線條寬40cm或45cm,從確認基點0m開始,每隔5m設置一道標
線,連續設置兩道為一組,間隔50m重復設置五組,也可在較長路段內連續設置多組,如圖20所示
(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24
單位為米
圖20 線16白色折線車距確認線
b)白色半圓狀車距確認標線:設置于氣象條件復雜,影響安全行車的路段兩側,半圓半徑為
30cm,間隔50m 設置,一般在一定路段內連續設置,如圖21所示。
GB5768.3—2009
25
單位為米
圖21 線17白色半圓狀車距確認線
4.11 道路出入口標線
4.11.1 道路出入口標線用于引導駛入或駛出車輛的運行軌跡,提供安全交匯,減少與突出緣石碰撞
的可能,一般由出入口的縱向標線和三角地帶的標線組成。
4.11.2 出入口標線的顏色為白色,大樣如圖22 所示,應結合出入口的形式和具體線形進行設計布置。
GB5768.3—2009
26
出入口標線設置示例如圖23、圖24 所示,圖中除指明僅表示行車方向的箭頭外,其他導向箭頭
的尺寸、設置位置、設置間距、重復次數應符合4.15的規定。
單位為厘米
圖22 線18出入口標線大樣圖
a)
僅表示行車
方向
30-50 米
GB5768.3—2009
27
b)
圖23 出口標線設置示例
僅表示行車
方向
30-50 米
GB5768.3—2009
28
a)
GB5768.3—2009
29
b)
圖24 入口標線設置示例
30-50 米
僅表示行車
方向
GB5768.3—2009
30
4.12 停車位標線
4.12.1 停車位標線標示車輛停放位置。
4.12.2 可在停車場或路邊空地,車行道邊緣或道路中間適當位置設置。無特殊說明時,停車位標線
應和停車場標志配合使用。
4.12.3 停車位標線的顏色為藍色時表示此停車位為免費停車位;為白色時表示此停車位為收費停車
位;為黃色時表示此停車位為專屬停車位。停車位標線的寬度可介于6cm~10cm 之間。
停車位標線按兩種車型規定尺寸,上限尺寸長為1560cm,寬為325cm,適用于大中型車輛,下
限尺寸長為600cm,寬為250cm,適用于小型車輛。在條件受限時,寬度可適當降低,但最小不應低
于200cm。
4.12.4 停車位標線按設置方式可分為:
a)車輛平行于通道方向停放的平行式,如圖25 所示;
b)車輛與通道方向成30°~60°角停放的傾斜式,如圖26 所示;
c)車輛垂直于通道方向停放的垂直式,如圖27 所示。
可根據通道寬度、停放車輛種類、交通量等情況選擇采用。
單位為厘米
圖25 線19平行式停車位標線 **
GB5768.3—2009
31

位為厘米
圖26 線20傾斜式停車位標線 **
單位為厘米
圖27 線21垂直式停車位標線 **
GB5768.3—2009
32
4.12.5 對停車方向有特殊要求時,可在停車位標線中附加箭頭,箭頭所指方向表示停車后車頭的朝
向,如圖28 所示。
單位為厘米
圖28 線22固定停車方向停車位標線
4.12.6 停車位里附加“出租車”文字,且停車位標線為實線時,表示出租車專用待客停車位,如圖
29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停車位附加“出租車”文字且停車位標線為虛線時,表
示出租車專用上下客車位,僅允許出租車短時停車上下客,如圖30所示。出租車專用停車位標線可
單獨設置。
單位
為厘米
圖29 線23出租車專用待客停車位標線
GB5768.3—2009
33
單位為厘米
圖30 線24出租車專用上下客車位標線
4.12.7 殘疾人專用車輛或載有殘疾人的車輛專用的停車位標線如圖31 所示。其中停車位標線為白色
表示收費停車位、為藍色表示免費停車位、為黃色表示專屬停車位。停車位兩邊的黃色網格線為殘
疾人上下車區域,禁止車輛停放其上。其他車輛不得占用殘疾人車位。
單位為厘米
圖31 線25殘疾人專用停車位標線
4.12.8 非機動車專用停車位可根據需要和場地實際情況施劃。非機動車專用停車位標線由標示停車
區域邊緣的邊線和劃于其中的非機動車路面標記組成。非機動車專用停車位標線可單獨設置,已設
置非機動車停車標志的,可以不施劃地面非機動車路面圖形標記,未設置非機動車停車標志的應施
GB5768.3—2009
34
劃地面非機動車路面圖形標記,如圖32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單位為厘米
圖32 線26非機動車停車位標線
4.12.9 機動車限時停車位表示機動車只能在停車位內標注的時段停放,其他時段禁止停放。機動車
限時停車位標線為虛線邊框,線寬10cm,在車位內標注準許停車的時間,數字高為60cm,如圖33、
圖34、圖35 所示。該標線應與限時停車標志配合使用。
單位為厘米
圖33 線27平行式機動車限時停車位標線
GB5768.3—2009
35
單位為厘米
圖34 線28傾斜式機動車限時停車位標線
單位為厘米
圖35 線29垂直式機動車限時停車位標線
4.13 ?空緲司
?空緲司包括港灣式?空緲司和路邊式?空緲司兩種:
a)港灣式?空緲司:標示車輛通向專門的分離引道的路徑和?课恢,由漸變段引道白色虛
線、正常段外邊緣白色實線或白色填充線組成。港灣式?空菊6蔚拈L度一般不小于30m,兩側
漸變段引道的長度一般不小于25m。標線具體尺寸如圖36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其中圖36 b)標線形式一般用于?空据^寬的情況,以保證?繀^域寬度處于合適的范圍。當專用
于公交車、校車等特定車輛?繒r,應在?空局虚g標注?寇囕v的類型文字,并以黃色實折線填
充?空菊6纹渌麉^域,指示除特定車輛外,其他車輛不得在此區域停留,標線尺寸如圖37所示
(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36
單位為厘米
a)**
GB5768.3—2009
37
單位為厘米
b)
圖36 線30港灣式?空緲司 **
GB5768.3—2009
38
單位為厘米
a)**
GB5768.3—2009
39
單位為厘米
b)
圖37 線31車種專用港灣式?空緲司 **
b)路邊式?空緲司:當公共汽車線路客流量較少、道路條件受限制或用于校車?繒r,可在
路邊施劃路邊式?空緲司,指示公共汽車或校車?空镜奈恢,并指示除公共汽車或校車外,其
他車輛不得在此區域停留。
路邊式?空緲司的外圍為黃色實線,內部填充黃色實折線,并在中間位置標注?寇囕v的類
型文字,如圖38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路邊式?空镜某叽缧杩紤]客流量大小、
?空竟财嚲路數量等因素確定,長度一般不小于25m。
GB5768.3—2009
40
單位為厘米
a)**
GB5768.3—2009
41
單位為厘米
b)
圖38 線32路邊式?空緲司**
4.14 減速丘標線
布置減速丘的路段,應在減速丘前設置減速丘標線,以提前告知道路使用者。減速丘標線由設
置在減速丘上的標記和設置在減速丘上游的前置標線組成。減速丘標線應采用反光標線。大型減速
丘標線設置如圖39 所示,小型減速丘標線設置如圖40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標
線尺寸如圖41所示。減速丘與人行橫道聯合設置時,可省略減速丘上的標記部分,示例如圖42 所示
(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42
圖39 大型減速丘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43
圖40 小型減速丘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44
單位為厘米
圖41 線33減速丘標線
GB5768.3—2009
45
圖42 減速丘與人行橫道合設時標線的設置示例
4.15 導向箭頭
4.15.1 導向箭頭用以指示車輛的行駛方向。
4.15.2 在行駛方向受限制的交叉入口車道內、車道數減少路段的縮減車道內、設有專用車道的交叉
口或路段、畸形、復雜的交叉口、渠化后的車道內應設置導向箭頭。
4.15.3 導向箭頭的基本形狀及含義如表2 所示。
GB5768.3—2009
46
表2 導向箭頭的基本形狀及含義
導向箭頭 含義
指示直行
指示前方可直行或左轉
指示前方左轉
指示前方右轉
指示前方可直行或右轉
指示前方掉頭
指示前方可直行或掉頭
指示前方可左轉或掉頭
指示前方道路僅可左右轉彎
提示前方道路有左彎或需向左合流
GB5768.3—2009
47
提示前方道路有右彎或需向右合流
4.15.4 設計速度不大于40km/h的道路,導向箭頭尺寸如圖43所示;設計速度大于40km/h而小于
100km/h的道路,導向箭頭尺寸如圖44所示;設計速度大于等于l00km/h的道路,導向箭頭尺寸如圖
45所示。城市道路設計速度大于40km/h而小于等于60km/h時,也可采用圖46 所示的導向箭頭尺寸。
單位為厘米
圖43 線34 導向箭頭一
GB5768.3—2009
48
單位為厘米
圖44 線35 導向箭頭二
GB5768.3—2009
49
單位為厘米
圖45 線36 導向箭頭三
GB5768.3—2009
50
單位為厘米
圖46 線37 導向箭頭四
4.15.5 導向箭頭的顏色為白色,可根據實際車道導向需要設置,組合使用時不宜超過2 種方向。
4.15.6 除掉頭車輛外,其他車輛的行駛方向均應遵循導向箭頭的指示。機動車在有禁止掉頭或者禁
止左轉彎標志、標線的地點以及在鐵路道口、人行橫道、橋梁、急彎、陡坡、隧道或者容易發生危
險的路段,不得掉頭,在沒有禁止掉頭或者沒有禁止左轉彎標志、標線且道路條件允許的地點可以
掉頭,但不得妨礙正常行駛的其他車輛和行人的通行。導向箭頭應用示例如圖47 所示。
a)
GB5768.3—2009
51
b)
GB5768.3—2009
52
c)
30-50 米
30-50 米
GB5768.3—2009
53
d)
圖47 導向箭頭應用示例
4.15.7 交叉路口駛入段的車道內,應有導向箭頭標明各車道的行駛方向。距路口最近的第一組導向
箭頭在距停止線3m~5m 處設置,第二組在導向車道的起始位置設置,箭頭起始端部與導向車道線
起始端部平齊,第三組及其他作為預告箭頭,在距第二組箭頭前30m~50m 間隔設置,預告箭頭指
示方向應與前方導向車道允許行駛方向保持一致,設置示例如圖48 所示。
30-50 米
GB5768.3—2009
54
單位為米
圖48 導向箭頭布設示例
出入口導向箭頭的設置次數如下表3 所示。
表3 導向箭頭的設置次數
道路設計速度km/h ≥100 40~100 ≤40
導向箭頭設置次數 ≥3 3 ≥2
4.16 路面文字標記
4.16.1 路面文字標記是利用路面文字指示或限制車輛行駛的標記。路面文字標記的高度應根據道路
設計速度確定,除特殊規定外,路面文字標記的規格應符合下表4 的規定。
表4 路面文字標記規格
公路
設計速度km/h
字高a cm 字寬cm 縱向間距cm
城市道路
≥100 900 300 600
40~100 600 200 400
≤40 300 100 200
取公路相應值
的0.5-0.7 倍。
a 表示專用時間段的數字字高取正常字高的一半,橫向間距視路面情況可適當調整。
4.16.2 速度限制標記表示車輛行駛的限制車速,用于需要限制車輛最高行駛速度或最低行駛速度的
GB5768.3—2009
55
車道起點和其它適當位置。表示最高限速值數字的顏色為黃色,可單獨使用;表示最低限速值數字
的顏色為白色,應和最高限速值數字同時使用。限速標記數字高度按照表4 選取,標記字符如圖49 所
示,設置示例如圖50所示。
圖49 線38路面限速標記字符
GB5768.3—2009
56
圖50 路面限速標記設置示例一
4.16.3 需要設置路面限速標記且易發生事故的地點,也可將最高限速的標志版面圖形施劃于路面作
為路面限速提示用標記,該標記應為反光標記且應與限速標志配合使用,并應注意應用抗滑的標線
材料。施劃于路面的限速標志版面圖形為長短軸之比為2.5:1的橢圓,長軸與行車方向平行,長軸最
長不超過6m,其他尺寸按照4.16.1的規定選擇。示例如圖51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57
圖51 路面限速標記設置示例二
4.16.4 路面文字標記可包括道路行駛方向的指示信息、特定時間段指示信息、出口提示信息等內容。
漢字標記應沿車輛行駛方向由近及遠豎向排列,數字標記沿車輛行駛方向橫向排列。
4.17 路面圖形標記
4.17.1 設置于車道或停車位內的路面圖形標記寬度應為車道或停車位寬度的一半,并就近取10cm的
整倍數。
4.17.2 非機動車路面標記:施劃于車道起點或車道中時,表示該車道為非機動車道。如圖52所示。
GB5768.3—2009
58
圖52 線39非機動車道路面標記
4.17.3 殘疾人專用停車位路面標記:施劃于殘疾人專用停車位內,表示此車位為殘疾人專用車或載
有殘疾人的車輛專用的停車位,其他車輛不得占用。如圖53 所示。
圖53 線39殘疾人專用停車位路面標記
4.17.4 注意前方路面狀況標記:在不易發現前方路面狀況發生變化的路段,需要提醒駕駛人注意以
盡早采取措施,可設置注意前方路面狀況標記。本標記為白色實折線,線寬20cm,頂角為60 度,
設置高度及設置范圍視實際需要而定,如圖54 所示。
GB5768.3—2009
59
圖54 線40注意前方路面狀況標記
5 禁止標線
5.1 禁止標線的分類
5.1.1 縱向禁止標線包括:
a)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b)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c)禁止停車線。
5.1.2 橫向禁止標線包括:
a)停止線;
b)停車讓行線;
c)減速讓行線。
5.1.3 其他禁止標線包括:
a)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b)導流線;
c)網狀線;
d)專用車道線;
e)禁止掉頭(轉彎)線。
5.2 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5.2.1 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有雙黃實線、黃色虛實線和單黃實線三種類型,用于分隔對向行駛
的交通流,并禁止雙方向或一個方向車輛跨線或壓線行駛。一般設在道路中線上,但不限于一定設
在道路的幾何中心線上。
5.2.2 雙黃實線作為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時,禁止雙方向車輛跨線或壓線行駛。一般施劃于單
方向有兩條或兩條以上機動車道而沒有設置實體中央分隔帶的道路上,除交叉路口或允許車輛左轉
彎(或掉頭)路段外,均應連續設置,可采用振動標線的形式。
黃色實線線寬一般為15cm,特殊情況下可降低至10cm,兩標線的間隔一般為10cm~30cm。如
圖55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60
單位為厘米
圖55 線42雙黃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在路面較寬時,為保證車行道寬度不大于3.75m,雙黃線間距可以適當調整。在雙黃線間距大于
50cm時應用黃色斜線或其他設施填充兩條黃實線間的部分,禁止車輛壓線或進入該區域。黃色斜線
填充線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設置示例如圖56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
方向)。
單位為厘米
圖56 黃色斜線填充雙黃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示例
5.2.3 黃色虛實線作為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時,實線一側禁止車輛越線或壓線行駛,虛線一側
GB5768.3—2009
61
準許車輛暫時越線或轉彎。越線行駛的車輛應避讓正常行駛的車輛。
中心黃色虛實線可用作雙向通行的三條機動車道道路的對向車行道分界線以及需要實行單側禁
止超車的其他道路的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標線線寬一般為15cm,特殊情況下可降低至10cm,兩標線
的間隔一般為10cm~30cm,虛線段與間隔長分別為4m和6m,如圖57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
駛方向)。
單位為厘米
圖57 線43黃色虛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施劃中心黃色虛實線的三機動車道道路直線段,一個方向車行道數從兩車行道改變為一車行道
(或從一車行道改變為兩車行道)時采用過渡標線,設置示例如圖58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
駛方向);視距受限的平曲線路段黃色虛實線劃法示例如圖59(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視距受限的豎曲線路段黃色虛實線劃法示例如圖60(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圖中M 為會
車視距,其取值見附錄A,L為漸變段(過渡段)長度,其計算方法見6.2 的規定,
GB5768.3—2009
62
圖58 三車行道道路直線段黃色虛實線劃法示例
GB5768.3—2009
63
a)
b)
圖59 視距受限平曲線路段黃色虛實線劃法示例
GB5768.3—2009
64
單位為厘米
a)
單位為厘米
b)
圖60 視距受限豎曲線路段黃色虛實線劃法示例
5.2.4 黃色單實線作為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時,禁止雙方向車輛跨線或壓線行駛。一般施劃于
單方向只有一條車道或一條機動車道和一條非機動車道道路、視距受限制的豎曲線、平曲線路段及
有其他危險需要禁止超車的路段,可采用振動標線的形式。
標線線寬15cm,在路面較寬時,為保證車行道寬度不大于3.75 米,黃色單實線線寬可以適當增
加,最大為30cm,如圖61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65
單位為厘米
圖61 線44色單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5.3 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5.3.1 用于禁止車輛跨越車行道分界線進行變換車道和借道超車。
5.3.2 設于交通繁雜而同向有多條車行道的橋梁、隧道、彎道、坡道、車行道寬度漸變路段、交叉口
駛入段、接近人行橫道線的路段或其他認為需要禁止變換車道的路段。用于路口駛入段時,也可稱
作導向車道線,其施劃長度應根據路口的幾何線形確定,一般不小于30m。
5.3.3 本標線為白色實線,一般線寬為10cm或15cm,交通量非常小的農村公路、專屬專用道路等特
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8cm?刹捎谜駝訕司的形式。如圖62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
方向)。
GB5768.3—2009
66
單位為厘米
圖62 線45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5.4 禁止停車線
5.4.1 禁止長時停車線:用以禁止路邊長時停、放車輛,但一般情況下允許裝卸貨物或上下人員等的
臨時停放。
本標線為黃色虛線,宜施劃于道路緣石正面及頂面,無緣石的道路可施劃于路面上,距路面邊
緣30cm。黃色虛線的寬度為15cm,或與緣石寬度相同,線段長l00cm,間隔l00cm。
本標線可配合“禁止停放”路面文字和禁止停放標志一并使用,并可根據需要在輔助標志上標
明禁止路邊停放車輛的時間或區間。標線的劃法如圖63 所示,設置示例如圖64所示。
單位為厘米
圖63 線46禁止長時停車線
GB5768.3—2009
67
圖64 禁止長時停車線設置示例
5.4.2 禁止停車線:用以指示禁止路邊停、放車輛。
本標線為黃色實線,施劃于道路緣石正面及頂面,無緣石的道路可施劃于路面上,距路面邊緣
30cm。黃色實線的寬度為15cm,或與緣石寬度相同,施劃的長度表示禁停的范圍。
本標線可配合“禁止停放”路面文字和禁止停放標志一并使用。并可根據需要在輔助標志上標
明禁止路邊停放車輛的時間或區間。標線的劃法如圖65所示。
GB5768.3—2009
68
圖65 線47禁止停車線
5.5 停止線
5.5.1 表示車輛等候放行的停車位置。
5.5.2 可施劃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交叉路口、鐵路平交道口、左彎待轉區的前端、人行橫道線前及其
他需要車輛停止的位置。
5.5.3 停止線為白色實線。雙向行駛的路口,停止線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連接。單向行駛的路口,
其長度應橫跨整個路面。停止線的寬度可根據道路等級、交通量、行駛速度的不同選用20cm、30cm、
40cm。
5.5.4 停止線應設置在有利于駕駛人觀察路況的位置。設有人行橫道時,停止線應距人行橫道
100cm~300cm,如圖66 所示。
圖66 線47停止線
5.5.5 停止線對橫向道路左轉彎機動車正常通行有影響的,可適當后移,或部分車道的停止線作適當
后移,后移距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一般在100cm~300cm之間,如圖67 所示。
GB5768.3—2009
69
圖67 停止線錯位設置示例
5.6 讓行線
5.6.1 停車讓行線表示車輛在此路口應停車讓干道車輛先行,設有“停車讓行”標志的路口,除路面
條件無法施劃標線外均應設置停車讓行標線。
停車讓行線為兩條平行白色實線和一個白色“!弊。雙向行駛的路口,白色雙實線長度應與
對向車行道分界線連接,單向行駛的路口,白色雙實線長度應橫跨整個路面。白色實線寬度20cm,
間隔20cm,“!弊謱100cm,高250cm。
停車讓行標線應設在有利于駕駛人觀察路況的位置。如有人行橫道線時,停車讓行線應距人行
橫道線100cm~300cm,如圖68 所示。
單位為厘米
GB5768.3—2009
70
圖68 線49停車讓行線
5.6.2 減速讓行線表示車輛在此路口應減速讓干道車輛先行。設有“減速讓行”標志的路口,除路面
條件無法施劃標線外均應設置減速讓行標線。
減速讓行線為兩條平行的虛線和一個倒三角形,顏色為白色。雙向行駛的路口,白色虛線長度
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連接;單向行駛的路口,白色虛線長度應橫跨整個路面。虛線寬20cm,兩條
虛線間隔20cm。倒三角形底寬120cm,高300cm。
減速讓行標線應設在有利于駕駛人觀察路況的位置。如有人行橫道線時,減速讓行線應距人行
橫道線100cm~300cm,如圖69 所示
圖69 線50減速讓行線
5.7 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在無專用左轉彎相位信號控制的較大路口或其他需要規范非機動車行駛軌跡的路口內,可設非
機動車禁駛區標線,用以告示非機動車使用者在路口內禁止駛入的范圍。非機動車禁駛區范圍以機
動車道外側邊緣為界,可配合設置中心圈。左轉彎非機動車應沿禁駛區范圍外繞行,且兩次停車,
其停止線長度不應小于相應非機動車道寬度,如圖70所示。
GB5768.3—2009
71
單位為厘米
圖70 線50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5.8 導流線
5.8.1 表示車輛需按規定的路線行駛,不得壓線或越線行駛。
5.8.2 主要用于過寬、不規則或行駛條件比較復雜的交叉路口,立體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點。
導流線應根據交叉路口的地形和交通流量、流向情況進行設計。
5.8.3 導流線的顏色為白色,與道路中心線相連時,也可用黃色。標線型式可分為單實線、V 型線
和斜紋線三種。外圍線寬15cm或20cm,內部填充線寬為40cm或45cm,間隔l00cm,傾斜角為45°。
導流線設置示例如圖71、圖72、圖73 所示。
GB5768.3—2009
72
圖71 十字交叉口導流線設置示例
圖72 T 型交叉口導流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73
圖73 平面環形交叉口導流線設置示例
5.9 中心圈
5.9.1 可設在平面交叉路口的中心,用以區分車輛大、小轉彎或作為交叉口車輛左右轉彎的指示,車
輛不得壓線行駛。
5.9.2 中心圈有圓形和菱形兩種形式,顏色為白色。
5.9.3 中心圈直徑及形狀應根據交叉路口大小確定,圓形的直徑不小于1200cm,菱形的對角線長度
不小于1500cm。尺寸及形狀如圖74、圖75 所示。
GB5768.3—2009
74
單位為厘米
圖74 線53圓形中心圈
單位為厘米
圖75 線54菱形中心圈
5.10 網狀線
5.10.1 用以標示禁止因任何原因停車的區域,視需要劃設于易發生臨時停車造成堵塞的交叉路口、
出入口及其他需要設置的位置。
5.10.2 標線顏色為黃色,外圍線寬20cm,內部網格線與外邊框夾角為45°,內部網格線寬10cm,斜
線間隔100cm~500cm,如圖76 所示。設置示例如圖77 所示。
GB5768.3—2009
75
單位為厘米
圖76 線55網狀線
GB5768.3—2009
76
圖77 網狀線設置示例
5.10.3 在交通量較小的交叉口或其它出入口處,網狀線可簡化成如圖78 所示的形狀,即在方框中加
叉。網狀線為黃色,線寬為40cm或45cm。簡化網狀線最大邊長應不大于12m,否則應用圖76 所示
形式的網狀線。
GB5768.3—2009
77
單位為厘米
圖78 線56簡化網狀線
5.11 車種專用車道線
5.11.1 公交車專用車道線:由黃色虛線及白色文字組成,表示除公交車外,其他車輛及行人不得進
入該車道。
黃色虛線的線段長和間隔均為400cm,線寬為20cm 或25cm。標寫的文字為:公交專用或BRT專
用。如該車道為分時專用車道,可在公交專用文字下加標公共汽車專用的時間。漢字及數字字高、
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按4.16的規定確定。
公交車專用車道線從起點開始施劃,每經過一個交叉口重復出現一次字符。如交叉口間隔距離
較長,也可在中間適當地點增加施劃字符。
公交車專用道與非機動車道臨近設置,且無機非隔離帶時,應配合設置機非分道線,如圖79 所
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公交專用車道線應與公交專用車道標志配合設置。
GB5768.3—2009
78
單位為厘米
圖79 線57公交車專用車道線
5.11.2 小型車專用車道線:在車行道內施劃“小型車”路面文字,表示該車行道為小型車專用車道。
漢字字高、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按4.16 的規定確定,如圖80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79
圖80 線58小型車專用車道線
5.11.3 大型車道標線:在車行道內施劃“大型車”路面文字,表示大型車應在該車道內行駛。漢字
字高、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按4.16 的規定確定,如圖81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80
圖81 線59大型車道線
5.11.4 多乘員車專用車道線:由白色虛線及白色文字組成,表示該車行道為有多個乘車人的多乘員
車輛專用的車道,未載乘客或乘員數未達規定的車輛不得入內行駛。白色虛線的線段長度和間隔均
為400cm,線寬為20cm 或25cm。標寫的文字為:多乘員專用。如該車道為分時專用車道,可在文字
下加標專用的時間。漢字及數字字高、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按4.16的規定確定,如圖82所示(圖中
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多乘員專用車道線應與多乘員專用車道標志配合設置。
GB5768.3—2009
81
單位為厘米
圖82 線60多乘員車專用車道線
5.11.5 非機動車道線由車道線、非機動車標記圖案和“非機動車”文字組成,一般情況下可僅采用
非機動車標記圖案而不標文字標記,如圖83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除特殊點段外,
該車道為非機動車道,機動車不得進入。
非機動車道標線顏色為藍色時,表示此車道僅供非機動車行駛,行人及其他車輛不得進入。
GB5768.3—2009
82
圖83 線61非機動車道線
5.12 禁止掉頭(轉彎)標記
用于禁止車輛掉頭或轉彎的路口或區間。禁止掉頭(轉彎)標記由黃色導向箭頭和黃色叉形標
記左右組合而成,黃色叉形標記位于左側,如本車道為限時禁止掉頭(轉彎)車道,應在禁止掉頭
(轉彎)標記下附加禁止掉頭(轉彎)時間段的黃色文字。黃色導向箭頭的尺寸按4.15 的規定確定,
叉形標記與導向箭頭寬度及長度相同,兩者之間間隔50cm,,如圖84、圖85 所示。禁止掉頭(轉
彎)標記應與禁止掉頭(轉彎)標志配合設置。
GB5768.3—2009
83
單位為厘米
圖84 線62禁止掉頭標記
GB5768.3—2009
84
單位為厘米
圖85 線63禁止轉彎標記
6 警告標線
6.1 警告標線的分類
6.1.1 縱向標線包括:
a)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
b)接近障礙物標線;
c)近鐵路平交道口標線。
6.1.2 橫向標線包括: 減速標線。
6.1.3 其他標線包括:
a)立面標記;
b)實體標記。
6.2 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
6.2.1 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路寬或車道數變化,應謹慎行車,并禁止超車。標線顏色為黃色。
6.2.2 漸變段的長度L按下式(1)確定。
L=              
155
V 2W   (V≤60 km/h)
0.625×V×W (V>60 km/h)
GB5768.3—2009
85
式中:
L——漸變段的長度,單位為米(m);
V——設計車速,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
W——變化寬度,單位為米(m);
式(1)計算結果大于下表5 所示最小值時,采用計算結果作為實際漸變段長度,反之采用下表
5所示最小值作為實際漸變段長度。
表5 漸變段長度最小值
設計速度km/h 最小值m 設計速度V km/h 最小值m
20 20 60 40
30 25 70 70
40 30 80 85
50 35 >80 100
對于設計速度與實際運行速度偏離較大的道路,可以用實際運行速度值代替設計速度值確定漸
變段長度。
6.2.3 圖86、圖87、圖88為路寬縮減或車行道數量變化時過渡段標線的劃法示例,圖中L為漸變段長
度,按6.2.2 的規定取值;M 為安全停車視距,參考本部分附錄A取值;D 為路寬縮減終點標線延
長距離,設計速度不小于60km/h 的道路D 取40m,其他道路D 取20m。在路寬縮窄的一側應劃車行
道邊緣線,并應配合設置窄路標志。
圖86 三車行道變為雙車行道漸變段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86
圖87 四車行道變為雙車行道漸變段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87
圖88 四車行道變為三車行道漸變段標線設置示例
6.2.4 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可用填充線形式,填充線為傾斜的平行粗實線。線寬45cm,
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圖89、圖90 為應用示例。
GB5768.3—2009
88
圖89 三車行道道路填充線漸變段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89
圖90 兩車行道變為四車行道填充線漸變段標線設置示例
6.3 接近障礙物標線
6.3.1 用以指示路面有固定性障礙物,警告車輛駕駛人謹慎行車,引導交通流順暢駛離障礙物區域。
6.3.2 接近障礙物標線的顏色,應根據障礙物所在的位置,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的顏色一致。標線外廓為實線,內部以填充線填充,外廓實線寬度原則上與相接的對向車行道分界
線或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相同,填充線為傾斜的平行粗實線,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
°。
6.3.3 當道路中心或車道中有上跨橋梁的橋墩、中央分隔帶端頭、標志桿柱及其他可能對行車安全構
成威脅的障礙物時,應設置接近障礙物標線來指引駕駛人順利地繞過障礙物。設置示例如圖91~圖94、
圖95 所示。圖中L為漸變段長度,按6.2.2 的規定取值;D 為標線延長距離,設計速度不小于60km/h
的道路D 取40m,其他道路D 取20m。
GB5768.3—2009
90
單位為厘米
圖91 雙向四車行道道路接近道路中心障礙物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91
單位為厘米
圖92 雙向兩車行道道路接近道路中心障礙物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92
單位為厘米
圖93 接近車行道中障礙物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93
圖94 接近實體中分帶標線設置示例
6.3.4 收費島迎車流方向地面標線用以標示收費車道的位置,為繳費車輛提供清晰標記。收費島頭地
面標線的顏色為白色,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外圍標線寬20cm。標線應劃在迎
車行方向,長1500cm,如圖95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94
單位為厘米
圖95 線66收費島地面標線
6.3.5 當障礙物為中央分隔墩、隧道洞口、收費島、實體安全島或導流島、燈座、標志基座等立體實
物時,在實體立面上應設置立面或實體標記,地面標線處可配合設置防撞設施。標線距離實體障礙
物的最小偏移距離為30cm,從標線中間計算到障礙物表面。
6.4 近鐵路平交道口標線
6.4.1 用以指示前方有鐵路平交道口,警告車輛駕駛人應在停車線處停車,在確認安全情況下或信號
燈放行時,才可通過。線條及標字規定如下:
a)交叉線為白色反光標線,線寬40cm,長600cm,寬300cm;
b)“鐵路”標字,白色反光,標寫于交叉線的左右部位,單個字高200cm,寬70cm;
c)橫向虛線,白色反光,線寬40cm,線段長60cm,間隔60cm;
d)禁止超車線,黃色反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標線寬度一致,長度應大于30m;
e)停止線,白色反光,線寬40cm;
6.4.2 近鐵路平交道口標線應與鐵路道口警告標志及停車讓行標志配合設置,有關設施的設置應符合
GB6389 的規定。近鐵路平交道口標線設置及鐵路標字如圖96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
向)。
GB5768.3—2009
95
單位為厘米
圖96 線67鐵路平交道口標線
6.5 減速標線
6.5.1 用于警告車輛駕駛人前方應減速慢行。
6.5.2 收費廣場減速標線設于收費廣場適當位置,為白色反光虛線,根據設置位置的不同,可以是單
虛線,雙虛線和三虛線,垂直于行車方向設置。收費廣場減速標線應按以下原則配置:使駛向收費
車道的車輛通過各標線間隔的時間大致相等,以利于行駛速度逐步降低,減速度一般設計為1.8m/s2。
減速標線尺寸如圖97所示。收費廣場減速標線設置示例如圖98 所示。第一道減速標線設置于距
廣場中心線50m 的地方,其余標線按表6 的規定設置。視收費廣場長度、景觀及管理需求,收費廣
場減速標線設置數量以5道(最少)至12道(最多)為宜。
表6 收費廣場減速標線設置間隔
減速標線 第一道 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第五道 第六道 第七道 第八道 第九道 第十道 第十一道
間隔m L1=5 L2=9 L3=13 L4=17 L5=20 L6=23 L7=26 L8=28 L9=30 L10=32 L11=32
標線重復次數1 1 2 2 2 2 3 3 3 3 3
GB5768.3—2009
96
單位為厘米
圖97 線68收費廣場減速標線
GB5768.3—2009
97
單位為米
圖98 收費廣場減速標線設置示例
6.5.3 車行道減速標線設置于彎路、坡路、隧道洞口前、長下坡路段及其他需要減速的路段前或路段
中的機動車行車道內,分為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和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可用振動標線的形式。
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為一組垂直于車道中心線的白色標線,線寬45cm,線與線間距45cm,如圖
99 所示。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的設置間隔應使車輛通過各標線間隔的時間大致相等,以利于行駛速
度逐步降低,減速度一般設計為1.8m/s2?砂幢7 的規定設置。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的設置示例如
圖100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98
單位為厘米
圖99 線69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
表7 車道橫向減速標線的設置間隔
減速標線 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第五道 第六道 第七道 第八道 第九道
間隔m L1=17 L2=20 L3=23 L4=26 L5=28 L6=30 L7=32 L8=32
標線條數 2 2 2 2 2 2 2 2
GB5768.3—2009
99
圖100 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設置例
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為一組平行于車行道分界線的菱形塊虛線,尺寸如圖101 所示。在車行道
縱向減速標線的起始位置,設置30 米的漸變段,菱形塊虛線由窄變寬,漸變段設置形式如圖102 所
示。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設置示例如圖103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100
單位為厘米
圖101 線70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
GB5768.3—2009
101
單位為厘米
圖102 線71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漸變段
GB5768.3—2009
102
圖103 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設置例
6.6 立面標記
立面標記用以提醒駕駛人注意,在車行道或近旁有高出路面的構造物?稍O在道路凈空范圍內
的跨線橋、渡槽等的墩柱立面、隧道洞口側墻端面及其他障礙物立面上,標線為黃黑相間的傾斜線
條,斜線傾角為45°,線寬及其間距均為15cm。在設置時應把向下傾斜的一邊朝向車行道,如圖104
所示。
GB5768.3—2009
103

位為厘米
圖104 線72立面標記
6.7 實體標記
實體標記用以給出道路凈空范圍內實體構造物的輪廓,提醒駕駛人注意?稍O在道路凈空范圍
內的上跨橋梁的橋墩、中央分隔墩、收費島、實體安全島或導流島、燈座、標志基座及其他可能對
行車安全構成威脅的立體實物表面上,標線為黃黑相間的傾斜線條,線寬各15cm,由實體中間以45
°角向兩邊施劃,向下傾斜的一邊朝向車行道。
7 其他
7.1 突起路標
7.1.1 突起路標是固定于路面上起標線作用的突起標記塊,可用來標記對向車行道分界線、同向車行
道分界線、車行道邊緣線等,也可用來標記彎道、進出口匝道、導流標線、道路變窄、路面障礙物
等危險路段。
7.1.2 突起路標有多種形狀,典型示例如圖105所示。
單位為厘米
圖105 突起路標的形狀示例
7.1.3 突起路標的布設規定如下:
a)突起路標與標線配合使用時,應選用主動發光型或定向反光型,其顏色與標線顏色一致,布
設間隔為6m~15m,一般設置在標線的空當中,也可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加密。與邊緣線和中心單實
線配合使用時,突起路標應設置在標線的一側,其間隔應與在車行道分界線設置的間隔相同,設置
示例如圖106 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104
單位為米
圖106 突起路標與標線配合設置示例
b)突起路標與進出口匝道標線、導流標線、道路變窄標線、路面障礙物標線等配合使用時,應
根據實際線形進行布設,力求夜間輪廓分明,清晰可見,設置示例如圖107所示(圖中箭頭僅表示車
流行駛方向)
GB5768.3—2009
105
單位為米
圖107 出口匝道突起路標布設示例
c)突起路標單獨用作車行道分界線時,其布設間距推薦值為1~1.2m,也可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加
密。殼體顏色應與標線顏色一致,并應使突起路標表面具有足夠的摩擦系數,設置示例如圖108、圖
109、圖110 所示;
單位為米
圖108 突起路標組成的虛線標線示例
GB5768.3—2009
106
單位為米
圖109 突起路標組成的單實線示例
單位為米
圖110 突起路標組成的雙實線示例
d)突起路標單獨用作減速標線時,其布設間距推薦值為30cm~50cm,并應使突起路標表面具有
足夠的摩擦系數。
7.1.4 突起路標的其他性能應滿足《突起路標》(JT/T 390)的要求。
7.2 輪廓標
7.2.1 輪廓標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或車行道的邊界。
7.2.2 輪廓標設置規定如下:
a)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主線,以及互通立交、服務區、停車場的進出匝道或連接道,應連續
設置輪廓標,其他道路和路段視需要設置;
b)輪廓標在公路前進方向左、右側對稱設置。在直線段,其設置一般間隔為50m,附設于護欄
上時,其設置間隔可為48m。主線或匝道的曲線段,其設置間隔可按表8 規定選用。路寬變化及有
其他危險的路段,應適當加密輪廓標的間隔;
表8 曲線段輪廓標的設置間隔
曲線半徑m <30 30~89 90~179 180~274 275~374 375~999 1000~1999 2000以上
設置間隔m 4 8 12 16 24 33 40 48
c)輪廓標反射器分白色和黃色兩種,白色反射器安裝于道路右側,黃色反射器安裝于道路左側
或中央分隔帶上。
d)
e)
f)
g)
7.2.3 輪廓標的其他性能應滿足《輪廓標技術條件》(JT/T 388)的要求。
GB5768.3—2009
107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建議視距值
視距建議值如下表所示。
設計速度(km/h) 停車視距M1(m) 會車視距M2(m) 超車視距M3(m)
120 210 420
100 160 320
80 110 220 550
60 75 150 350
50 55 110 325
40 40 80 200
30 30 60 150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交叉路口標線設置
B.1 一般原則
B.2 交叉路口標線分類
交叉口標線按設置位置分為如下兩類:
a)交叉路口出入部分的路面標線:在交叉路口出入部分,按需要設置車行道分界線,車行道導
向箭頭,左(右)轉彎導向線等各種路面標線,以明確指示匯入和駛出交叉路口交通流的行駛位置
和前進方向;
b)交叉路口內的路面標線:交叉路口內是指停止線內側的交叉口區域。在交叉路口內可以按需
要設置停止線、停車讓行線、減速讓行線、人行橫道線、非機動車禁駛區線、中心圈等標線,以指
示車輛的停止位置和行人及非機動車的通過位置,還可按需要設置左彎待轉區,導流線等標線,以
指示交叉口內機動車的行駛軌跡,從而引導交通流順利、平穩的通過交叉口。
B.3 交叉路口出入部分的路面標線
B.3.1 左轉彎專用道標線
B.3.1.1 除左轉彎交通量非常小的情況外,應積極開辟左轉彎專用車道。
B.3.1.2 可以通過減小中央分隔帶的寬度開辟左轉彎專用道,如圖B.1 所示,其中V為速度,單
位為千米每小時,W為中央分隔帶寬度縮減值,單位為米。左轉彎專用道開辟完成后,可保留中央分
隔帶剩余的面積,但如果剩余的部分寬度不足50cm且中央分隔帶本身未被加高,可以僅設置路面標
線;
GB5768.3—2009
108
圖B.1 縮小中央分隔帶寬度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
B.3.1.3 在中央分隔帶寬度較小,僅靠縮小中央分隔帶寬度不足以開辟左轉彎專用車道時,可采
用縮小中央分隔帶和縮減車行道寬度相結合的方法開辟左轉車道,如圖B.2 所示,其中漸變段長度L
按6.2 的規定確定。W=Max{W1,W2},W1,W2含義如圖B。4所示:W1為車行道分界線偏移的距離,
W2為中心線偏移的距離。計算L所用的W取W1和W2中的大者。由三角幾何關系可以得到:
S=
6 1
6 ( 1 2)
L VW
L W W
+
+
…………(B.1)
GB5768.3—2009
109
圖B.2 偏移道路中心線并縮小車行道寬度以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
B.3.1.4 在無法利用減小中央分離帶寬度來確保左轉彎專用道寬度的情況下,可以偏移道路中心
線并縮小交叉口駛入處的車行道寬度,以開辟左轉彎專用車道。如圖B.3所示,其中漸變段長度L按
6.2的規定確定,W=Max{W1,W2},W1,W2含義如圖B.3所示:W1為車行道分界線偏移的距離,W2
為道路中心線偏移的距離。S按式(B.1)取值;
GB5768.3—2009
110
圖B.3 消減中央分隔帶和縮減車行道寬度相結合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
B.3.1.5 縮小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寬度開辟左轉彎專用道:在設置了硬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道
路,可在交叉路口附近縮小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寬度以開辟左轉彎專用道。僅靠縮減路肩或非機動
車道寬度不能確保左轉彎專用道的寬度時,路口其他車行道的寬度可進行適當的縮減,如圖B.4所示,
其中漸變段長度L按6.2的規定確定。W=Max{W1,W2},W1,W2 含義如下圖所示:W1 為車行道分
界線偏移的距離,W2 為道路中心線偏移的距離。S 按式(B.1)取值。
GB5768.3—2009
111
圖B.4 縮小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寬度以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
B.3.1.6 如設置左轉專用道的交叉路口在很短的間隔內連續出現,且車行道寬度允許的情況下,可將
中間車道設計為雙向左轉車道,標線設置示例如圖B.5所示。
GB5768.3—2009
112
圖B.5 雙向左轉車道標線設置示例
GB5768.3—2009
113
B.3.1.7 T型交叉口設置左轉彎專用道時,需在進入交叉口前將對向直行車輛行駛路線進行偏移,
以降低直行車輛與左轉彎車輛在交叉口內的相互影響。如圖B.6所示。
圖B.6 T 型交叉口左轉彎專用道與對向直行車道的相對位置示例
B.3.1.8 左轉彎專用道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a)將左轉彎車輛引導到左轉彎專用道上的漸變段區間;
b)左轉彎車輛減速時必要的區間;
c)左轉彎車輛排隊所必需的區間。
這些區間長度的累加即為左轉彎專用道長度。為避免左轉彎專用道過長,實際設置困難,可將
漸變段區間作為減速區間使用。左轉彎專用道的長度Lt按下式(B.2)計算:
Lt=Ld+Ls ……………….…(B.2)
式中:
Lt——左轉彎專用道長度,單位為米(m);
Ld——減速所必需的最小長度(Ldmin)和左轉彎漸變段長度(L)中數值較大的一個,單位為米
(m);
Ls——左轉彎排隊長度,單位為米(m)。
為盡量消除或減小左轉彎車輛對其他方向車輛行駛的影響,左轉彎車輛排隊所需長度Ls 最小值
應取為30m,大于30m時按下式(B.3)或式(B.4)計算:
信號燈控制交叉口:
L N s s = 1.5´ N´S                             ……………….…(B.3)
式中:
N——1 個周期內平均左轉彎車輛的臺數,單位為輛;
s——平均車頭間隔,單位為米(m)。
無信號控制交叉口:
L M s s = 2´M ´s ……………….…(B.4)
式中:
M——1分鐘時間內平均左轉彎車輛的臺數,單位為輛。
左轉彎車輛排隊時的平均車頭間隔s,小型車可取為6m,大型車可取為12m。如無法得出大型車
混入率,則可取s為7m統一計算。
城市道路環境時,應在所有條件許可的范圍內確保獲得最大的左轉彎車行道長度?煽s小漸變
段區間的長度以盡可能增加排隊區間的長度。公路環境時,需要在保證充分的漸變段區間長度的基
礎上設置必要的左轉彎車行道。
GB5768.3—2009
114
B.3.2 右轉彎專用道
B.3.2.1 一般在以下情況下設置右轉彎專用道:
a)交角是銳角的交叉口;
b)右轉彎交通量非常大時;
c)右轉彎車輛的速度非常高時;
d)右轉彎車輛和人行橫道行人都很多,等待右轉彎的車輛嚴重影響直行車輛時;
B.3.2.2 右轉彎專用道設置參數示例如圖B.7所示。
單位為厘米
圖B.7 開辟右轉彎專用道示例
B.3.2.3 右轉彎專用道的長度確定方法可參照左轉彎專用道的長度確定方法,但應考慮行人對右
轉彎車輛的影響,對長度進行適當調整。
B.3.3 出入口導向車道線及導向箭頭
B.3.3.1 出入口導向車道線的長度應根據路口的幾何線形確定,其最短長度為30m。導向車道線
應劃白色單實線,表示禁止車輛變更車道;
B.3.3.2 平交路口駛入段的車道內,除可變導向車道外,應有導向箭頭標明各車道的行駛方向。
具體設置見4.15 的規定。
B.4 交叉路口內的路面標線
GB5768.3—2009
115
B.4.1 人行橫道
B.4.1.1 行人一次橫穿馬路的距離應控制在18m以下,如果在18m以上,則應在合適位置設置安
全島。
B.4.1.2 干線道路交叉路口人行橫道的最小寬度應為4m,在相對較窄的公路交叉路口,人行橫
道的最小寬度為3m,根據具體情況可做1m為單位的增加。
B.4.1.3 需要預告前方有人行橫道時,應在人行橫道前的車行道中央設置人行橫道預告路面標
識。設置位置應綜合考慮車輛的停車距離和夜間行駛時的可視性,一般在距離人行橫道前30m~50m
的地方設置一個,在其前10m~20m間隔的地方設置一個。根據具體的道路狀況,可以再重復設置一
個。人行橫道位于曲線轉彎部分的前方或其他視距不良處時,應設置預告標識。
B.4.2 停止線
B.4.2.1 停止線原則上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垂直。
B.4.2.2 有人行橫道時,應設置在人行橫道前1m~3m的位置。
B.4.2.3 設置位置應能夠被交叉口周邊行駛的車輛明確認知。
B.4.2.4 停止線的設置不應妨礙交叉口內左右轉彎車輛的運行。
B.4.3 讓行線
交叉路口內的讓行線包括停車讓行線和減速讓行線兩種。停車讓行線和減速讓行線的設置參數
參見5.6 的規定,設置原則參見GB5768.2-2009。
B.4.4 導流標識
B.4.4.1 左轉彎導向線:為適當誘導路口內的左轉彎交通流,可設置左轉彎導向線。交叉口空間
及控制允許時,應積極設置左彎待轉區,設置方法參見4.6的規定。
B.4.4.2交通流在交叉路口內需要曲線行駛或相對路口有一定錯位時,需設置導流線以引導交叉
口內車輛的行駛。
B.4.4.3 右轉彎導流線:有導流島的右轉彎專用道上,為使一般車輛行駛順暢,可設置右轉彎導
流線,示例如圖B.8所示。
圖B.8 右轉彎導流線示例
B.4.5 非機動車專用道
B.4.5.1 非機動車專用道標線顏色為藍色,表示此車道僅供非機動車行駛,行人及其他車輛不得
GB5768.3—2009
116
進入。交叉口內非機動車專用道的寬度宜根據非機動車流量確定,應不小于1.5m。
B.4.5.2 設置有人行橫道時,非機動車專用道應與人行橫道平行,邊緣線與人行橫道線間隔5cm,
位于交叉路口內側;未設置人行橫道時,非機動車專用道的設置可參照人行橫道的設置要點;
交通標線中文名稱索引
序號 標線編號 標線名稱 條號
1 線1 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線 4.2
2 線2 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一 4.3
3 線3 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二 4.3
4 線4 潮汐車道線 4.4
5 線5 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 4.5
6 線6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 4.5
7 線7 車行道邊緣白色虛實線 4.5
8 線8 黃色單實線車行道邊緣線 4.5
9 線9 左彎待轉區線 4.6
10 線10 路口導向線 4.7
17 線11 導向車道線 4.8
17 線12 可變導向車道標線 4.8
11 線13 人行橫道線 4.9
12 線14 人行橫道預告標識線 4.9
13 線15 行人左右分道的人行橫道線 4.9
14 線16 白色折線車距確認標線 4.10
15 線17 白色半圓狀車距確認線 4.10
16 線18 出入口標線 4.11
18 線19 平行式停車位標線 4.12
19 線20 傾斜式停車位標線 4.12
20 線21 垂直式停車位標線 4.12
21 線22 固定停車方向停車位標線 4.12
22 線23 出租車專用待客停車位標線 4.12
23 線24 出租車專用上下客車位標線 4.12
24 線25 殘疾人專用停車位標線 4.12
25 線26 非機動車停車位標線 4.12
26 線27 平行式機動車限時停車位標線 4.12
27 線28 傾斜式機動車限時停車位標線 4.12
28 線29 垂直式機動車限時停車位標線 4.12
29 線30 港灣式?空緲司 4.13
30 線31 車種專用港灣式?空緲司 4.13
31 線32 路邊式?空緲司 4.13
32 線33 減速丘標線 4.14
33 線34 導向箭頭一 4.15
34 線35 導向箭頭二 4.15
35 線36 導向箭頭三 4.15
36 線37 導向箭頭四 4.15
37 線38 路面限速標記字符 4.16
GB5768.3—2009
117
序號 標線編號 標線名稱 條號
38 線39 非機動車道路面標記 4.17
39 線40 殘疾人專用停車位路面標記 4.17
40 線41 注意前方路面狀況標記 4.17
41 線42
雙黃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
分界線
5.2
42 線43
黃色虛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
道分界線
5.2
43 線44
黃色單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
道分界線
5.2
44 線45 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5.3
45 線46 禁止長時停車線 5.4
46 線47 禁止停車線 5.4
47 線48 停止線 5.5
48 線49 停車讓行線 5.6
49 線50 減速讓行線 5.6
50 線51 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5.7
51 線52 導流線 5.8
52 線53 圓形中心圈 5.9
53 線54 菱形中心圈 5.9
54 線55 網狀線 5.10
55 線56 簡化網狀線 5.10
56 線57 公交車專用車道線 5.11
57 線58 小型車專用車道線 5.11
58 線59 大型車道線 5.11
59 線60 多乘客車專用車道線 5.11
60 線61 非機動車道線 5.11
61 線62 禁止掉頭標記 5.12
62 線63 禁止轉彎標記 5.12
63 線64 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 6.2
64 線65 接近障礙物標線 6.3
65 線66 收費島地面標線 6.3
66 線67 鐵路平交道口標線 6.4
67 線68 收費廣場減速標線 6.5
68 線69 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 6.5
69 線70 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 6.5
70 線71 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漸變段 6.5
71 線72 立面標記 6.6
72 線73 立體標記 6.7
73 線74 突起路標 7.1
74 線75 輪廓標 7.2

閱讀次數:11675
 

 

本部地址:南通市港閘區幸福大道88號(火車站西北側) 咨詢電話:0513-85600000 85600002 83535011 83562626 郵箱地址:huch@lslg.com.cn
ICP14016376號-1 工商網監: 技術支持:南通源泰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您是第 4626978位訪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麻豆小说

<pre id="nvhh9"></pre>

<p id="nvhh9"></p>
<p id="nvhh9"></p>
<address id="nvhh9"></address>
<pre id="nvhh9"></pre>
<pre id="nvhh9"></pre>

<p id="nvhh9"><output id="nvhh9"><menuitem id="nvhh9"></menuitem></output></p>

<p id="nvhh9"></p>

<pre id="nvhh9"></pre>

<p id="nvhh9"><output id="nvhh9"><menuitem id="nvhh9"></menuitem></output></p>

<p id="nvhh9"><output id="nvhh9"><menuitem id="nvhh9"></menuitem></output></p>

<p id="nvhh9"></p>

<pre id="nvhh9"><p id="nvhh9"><output id="nvhh9"></output></p></pre>

<p id="nvhh9"></p>

<p id="nvhh9"><output id="nvhh9"></output></p>